徐翔:私募一哥的烦恼和焦虑
敲定“私募一哥”徐翔专访的 2014 年 5 月 12 日,他掌管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(下称“泽熙投资”),刚刚传出被调查传言。
当时有消息称,“泽熙投资被查”或与泽熙 6 期在东方锆业(002167)资产重组停牌前的交易有关。泽熙投资至今未能现身中国
基金业协会的备案名单,是引发市场猜想的另一原因。
对于被调查传闻,泽熙投资明确否认。徐翔本人的回应是:“我管理 100 亿的盘子,东方锆业只买了 1000 万元,拿这个来内幕
交易?”
而对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情况,徐翔称,泽熙投资已在 4 月 30 日前完成提交材料,只是公布仍需时间。
记者昨日未能联系到证监会置评。
根据泽熙投资官网,该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12 月,目前管理六只产品,其中五只产品于 2010 年 3 月至 7 月之间成立,截至今
年 5 月 9 日,收益率在 138.5%~298.8%。其间,沪深 300 指数下跌 34%。
神秘的“私募一哥”
现年 37 岁的徐翔是中国最受关注也最为神秘的私募人士。他从不在公开场合发声,极少接受媒体采访,更不允许拍照。
原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与徐翔曾有过一场谈话,谈话录音传出后,程定华声名大噪,泽熙投资则迅速退出了安信证
券的交易席位。
目前,市场只知徐翔出身“宁波敢死队队长”,投资风格激进,是中长期业绩最好的阳光私募。
5 月 12 日,进入记者视线的徐翔,一身随性装扮,灰色 T 恤衫、休闲裤,身高约 1.7 米左右,略显富态。
针对为何不参加证监会号召的私募“武林大会”的提问,徐翔说,“基金业协会要求各个私募公司在 4 月 30 日之前完成备案,
我们在时限之前备了案,但到公布还有一段时间。”
今年 3 月,基金业协会要求已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 4 月底前履行申请登记手续,否则不得从事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业
务活动。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杨文辉日前表态,截至 4 月底,已有超过 5000 家机构申请备案登记,1500 家机构已完成登
记。
聊天时徐翔不时推推鼻梁上的眼镜,一贯低调的他略显不擅长面对媒体。
在这场 1 个多小时的饭桌对话中,徐翔不时冷场。尤其是对市场观点和投资逻辑等关键问题,徐翔一概沉默应对,除了前基金
圈红人、原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王亚伟。
“反过来推理”
王亚伟在公募界以投资快、狠、准、稳出名,被认为与徐翔的投资风格相像。市场此前有人质疑“王亚伟靠内幕交易成名”,有
人认为华夏基金其他基金为王亚伟管理的基金“抬轿子”。
对此说法,徐翔轻笑说:“如果王亚伟是靠内幕信息成名,市场每天各种传闻,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用这个方法出名?”
他补充说:“靠抬轿子?那么多年,这么多管理资产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,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砸出一个王亚伟?如果王亚伟的成
功,靠的是外因,跟他的能力没关系,为什么其他人不能用同样方法成功,又为什么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之后,华夏基金没有再捧出
一个王亚伟?”
“有些逻辑,你反过来推理,就知道有多可笑。”徐翔说。
眼下,关于华夏基金被调查的消息甚嚣尘上,但官方确认的消息寥寥。5 月 15 日,有媒体报道称,王亚伟在华夏基金公司期间
管理的“华夏大盘精选[0.20%]基金”,已正式被证监会调查。但华夏基金公司否认了上述消息。此后一天的 5 月 16 日,证监会称,发现部分嫌疑账户与华夏基金公司管理的个别基金存在关联。
泽熙管理资金早已破百亿
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,徐翔在 2009 年成立阳光私募公司泽熙投资,只是生存需要,徐翔其实没功夫替他人理财。
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:“盘子越大越难管,徐翔根本不在乎管理费,把他自己的钱管好,才能赚更多钱。”
泽熙投资官网显示,该公司自 2009 年成立以来,仅在 2010 年 3 月至 7 月集中成立过 5 只产品,之后一直未发行过投资二级市
场的产品。
据称,这些产品的资金不少来自徐翔的一些朋友,包括徐翔个人名下资产,其他资金来源不详。徐翔的说法是,“我们 2 期、3
期、4 期的钱,都是来自投资者。”
数据显示,2013 年,泽熙 1 期、2 期、3 期、4 期、5 期的收益率惊人,分别为 73.27%、29.96%、85.12%、50.65%、36.57%。
据数据,去年泽熙 3 期和 1 期进入所有私募基金排名前五强。
今年以来(截至 5 月 16 日),上述 5 只产品收益率分别为 9.99%、18.83%、44.07%、35.61%、16.83%。
而泽熙增煦则是徐翔于 2013 年 9 月成立的一只定增产品。据称,这一定增产品是为参与鑫科材料(600255)定增专门设立的。
去年 9 月,鑫科材料曾公告称,泽熙增煦在其定增中获配 4980 万股(发行价为 5.16 元/股,泽熙耗资约 2.57 亿元)。此后的 2013
年 9 月 27 日,泽熙增煦首次公布净值,收益率达 14.15%。
由于净值快速增长,有知情人士透露,泽熙投资管理的规模早已于 2012 年底突破 100 亿元。
“年前分过红”
对于泽熙投资目前的管理规模,徐翔本人的回应是,“现在我们是 100 亿不到,因为年前分过红。”
据悉,泽熙 1 期到 5 期产品于去年 11 月集中分红,其中收益最高的泽熙 3 期在去年 11 月分红后,净值降至 1 元/份,目前该产
品净值又升至 1.81 元/份,也就是说,半年不到的时间里,泽熙 3 期的收益率超过 80%。
“很多人买了之后都不想退,我们必须尽快分红,让投资者退出。”徐翔说这话的时候,带着骄傲。
知情人士的说法也是如此:“跟其他公司到处找销售渠道、找投资人卖产品不一样,泽熙投资都是别人打电话问他们买产品,但
泽熙不卖产品,徐翔没精力管别人的钱。”
对此,记者未能联系到泽熙旗下产品投资者置评。
而王亚伟等私募人士做的还是“公募梦”。
2012 年,曾经的“公募一哥”王亚伟在深圳成立了千合资本。去年 9 月,千合资本一则交易员招聘广告称:“未来进一步拓展
到公募基金管理和境外投资领域,力争用 3-5 年的时间,发展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资产管理公司。公司现有投资产品资金规模
超 25 亿元人民币。”
自评研究团队“一般”
泽熙投资将办公地点选在上海陆家嘴东亚银行大厦,这里有众多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投资机构。在这座大楼的电梯里,随时可
能听到有人在讨论投资信息。
目前,泽熙投资主要设 6 个部门,分别为战略部、投研部、交易部、人事部、财务部、市场部。其中,投研部为最主要部门,共
有研究员 15 名,还有几名研究员助理。
泽熙投资的研究员不限行业或地区,主要是看对个股的研究能力。而研究员的出身也不拘一格,有来自于如中金公司等券商、
基金公司、投行,也有来自于实业和媒体。有的做过基金经理,拿过新财富研究员前三的研究员有 3-4 个。
据悉,中金公司是各大投资机构挖墙脚的对象,在重阳投资等国内成气候的私募里,都能见到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员。
公开资料显示,今年 2 月,在工大首创(600857)公告中出现的两位泽熙投资老研究员,都是中金公司出身。现年 42 岁(1972 年出生)的鲁勇志,现任泽熙投资高级研究员,曾任中金公司销售交易部副总经理;31 岁(1983 年出生)的史振伟,现任泽熙投资的高级
研究员,曾任中金公司研究员。
徐翔在公司内部也曾多次宣称,对于一个投资管理公司,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。然而,人才也是一直困扰徐翔的问题。
一名知情人士透露,泽熙投资成立 4 年多来,徐翔花费了很大精力和财力,不惜重金到各大机构挖角,也想出很多方式来培养
团队,但最终的结果和他自己的设想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。
也正因为此,在评价自己旗下的投资团队时,徐翔只是用了“一般”两个字。
“我们的研究团队只能说是一般吧,但为什么业绩比别人好,我觉得是因为别人的更差。”徐翔说这话时,有些烦恼和焦虑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