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翔的心路历程
1、徐翔:从 3 万炒到 40 亿的投资传奇
2、徐翔:私募一哥的烦恼和焦虑
3、徐翔投资语录一览
4、泽熙成功之道:血腥的金钱考核体系
5、独家全景曝光泽熙调研股票
6、齐鲁资管叶展:我在泽熙学到的七堂课
7、徐翔毕生经验:炒股九大铁律
8、一笑大侠 :不知进退者无以得永生
9、进化论一平 :从生态二字说徐翔被查
10、释老毛 :徐翔,一个时代的背影
泽熙徐翔:从 3 万炒到 40 亿的投资传奇
徐翔,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。1976 年出生,17 岁带 3 万入市,对股市很有天分,19 岁时曾被上海黑帮胁迫,替黑帮
操盘,相传两大黑帮为争他做操盘手而打了一次。几年后,90 年底末成为浙江龙头老大,被称为浙江敢死队“总舵主”,而叶大户当
时只是“堂主”。目前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 40 亿元。
徐翔不是普通人———数十亿元身价以及旗下管理的数百亿元资产,足以令他以“傲视群雄”的姿态站在众多投资者面前。但至今为
止,这位“宁波涨停板敢死队”的头号人物一直很低调,基本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。在 2012 年资本市场大幅下挫的情况下,他管理
的泽熙瑞金 1 号达到 25.20%的收益。
“涨停板敢死队”总舵主
1993 年,还是个高中生的徐翔带着父母给的几万元本钱进入股票市场。“那个时候,宁波老百姓家里几万元很正常,而且家里就我
一个小孩。”徐翔说。
18 岁,徐翔放弃高考,专心投资,并得到家人同意。
徐翔对股市热点的把握非常敏感,个人资产迅速累积,成为营业部高手。
“我学习股票,看书,听券商培训,也看国外投资方法。三人行必有我师,对宏观经济,也懂一点。”徐翔表示。到 20 世纪 90 年代
后期,徐翔和几个以短线擅长的朋友被市场冠名“宁波涨停板敢死队”,投资风格彪悍,被“敢死队”选中的股票,大进大出,高起高落。
这批人以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为核心,成员 20 人左右,核心是徐翔、徐晓、张建斌等。徐翔在成名后更被媒体封为“涨停
板敢死队总舵主”。
三大短线高手中,徐翔是其中的头号人物,也是最年轻的一位;2 号人物姓吴,35 岁左右,这两位不仅经历相似,连炒股水平也是旗鼓相当;3 号人物徐海鸥的,975 年出生,上大学时就开始炒股,1997 年在北京商学院毕业后没找工作,直接回宁波专职炒股。
在做散户时,徐海鸥与徐翔结识,便从散户室搬到 4 楼,为小他 1 岁的徐翔做助手,并逐渐成长为“敢死队”的核心成员。
名气渐响之后,徐翔的一举一动开始为外界所注意,特别其在营业部的仓位、持股,很容易被泄露,有人专门分析其持股以跟风投
资。徐翔对此颇为苦恼,称很希望阳光私募能争取到机构席位,摆脱跟风者。
2005 年,徐翔从宁波迁到上海,经历了 A 股的一波大牛市,2009 年成立泽熙投资,经过三年的发展,目前总管理规模在 70 亿元
左右,规模仅次于目前阳光私募中管理资金规模排名第一的上海重阳投资。“我们 70 亿的投资中,有至少 40 至 50 只股票。”徐翔说。
泽熙旗下的五只管理型产品均已运营满二年,在二年期的业绩排名中,五只产品曾经同时实现 20%以上正收益,同时排前十名。其
中,泽熙瑞金一号曾一度翻番,大幅度跑赢市场及同类产品。
泽熙投资的业绩到底来源于徐翔投资手段高明,还是有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之嫌,都没有足够证据支持。
2011 年 7 月,因为外界传言泽熙投资违规被查,徐翔曾首次接受证券媒体的采访,否认违规操作和被监管部门调查的传闻。
进入 2012 年 12 月,泽熙投资旗下产品由于折戟酒鬼酒,业绩大幅下滑。在一些排名中,泽熙投资的产品已经全部跌出前十名。
抄在地板上 卖在半空中
徐翔的每次操作都十分灵活,惯用的招数就是跟庄,而且每每都比庄做得更精准。比如一般庄埋伏个大半年吃个 50%,徐翔往往在
庄做的主升浪中赚取最大一截,比如短短 2、3 月吃个 40%后火速退出,重新寻找新的目标。
他操作的原则是,我一向跟着市场走,我也不知道下一步我会买什么。他从来不买创新高的股票,因为对他而言,太不安全。他看
好一个股票后,宁可买个地板价。但他的盘感过于出众,往往他买的时候就是爆发前夜,抛的时候也往往是近期最高点。
对徐翔而言,买到地板价,抛在最上方,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。当然,他也不可能每仗必赢。
抄底断崖股:重庆啤酒
徐翔被认为是一个抄底型选手,参与过重庆啤酒、双汇发展和酒鬼酒的逆市抄底活动,很多突然连续涨停的股票都与他有关。
2011 年年末,重庆啤酒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失败,被认为长期以研发乙肝疫苗为概念炒作股票,此后连续 11 个跌停。徐翔在 24 元
左右第一次抄底。
二次揭盲失败后,市场哗然。重庆啤酒继续跌停,20 元左右徐翔再次入场抄底买入 3000 万股。此后,重庆啤酒一路涨到 35 元。
徐翔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利数亿元。
“重庆啤酒我 20 元左右进去的,抄底然后反弹抛出,这就是赌一把,别人不敢像我赌这么大,这就是因为别人没有钱。”徐翔轻描淡
写。
在徐翔眼里,这次抄底就像澳门赌博一样“赌一把”,有的人一把十万元,有的人只能一把几千元。徐翔甚至后悔当年投入抄底的筹
码不够,“如果比例大的话,我今年业绩现在应该很好。”徐翔表示。“任何断崖形状的下跌都会有一个反弹,徐翔摸准了这个规律。”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。
泽熙投资员工也表示,徐翔喜欢断崖形状下跌的股票,这些股票从底部回到原来一半位置,也有 50%涨幅。
折戟酒鬼酒“地雷”
2012 年 11 月 23 日,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,此后酒鬼酒连拉五个跌停板。
根据酒鬼酒三季报,泽熙一号持有 300 多万股酒鬼酒,成本应该在 50 元左右。五个跌停后,股价在 30 元左右,泽熙亏损 6000 万
元左右。
在酒鬼酒的第一个跌停日,泽熙投资成功卖出 100 万股,机构席位买入。
“当时媒体认为是大成基金接盘泽熙,因为当年徐翔接了大成基金的重庆啤酒,而其他机构要买可以等几天后再买。”一位私募人士
表示。
徐翔否认了与机构勾兑的说法。他承认 100 万股是自己卖的,但“朋友打电话过来问我谁买的,我都不好意思说。好比在澳门赌博输
掉了几百万元,走到门口捡了几万元。别人来问我谁给的?没错,这几万元是我拿了,但里面输了几百万元,这点有什么意义?”徐翔
说。
徐翔表示确实有人在跌停之前出货,但“如果我跑了,肯定有人说我内幕交易。因此我买卖都不对”。
12 月初,市场发现徐翔再次抄底酒鬼酒,显然有意复制重啤一役。
“市场往往会对股价矫枉过正,当股价低于企业的内生价值时,就值得投资。”
但徐翔说“看错的时候、割肉的时候更多,是偷偷摸摸剁掉,及时止损”。
踩点定增概念
除了寻找断崖式股票,徐翔的投资还围绕定向增发概念股,其基本操作手法是,定向增发消息公布前买入,等到有关公司高送转的
消息出炉后立刻抛出。泽熙的员工也认为,徐翔的成功不是靠那些凶猛的股票,恒星科技、康得新、莱宝高科才是让徐翔赚了大钱
的股票,持股时间不过一年左右。
2010 年 6 月 28 日,恒星科技以每股 10 元的价格向四名投资人非公开发行 2530 余万股股票。
2010 年三季报显示,泽熙一号持有恒星科技 500 万股,占流通股第一位;之后泽熙继续增持,到 2011 年一季报,泽熙的两期产品
累计持有 1000 余万股。
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,上市公司做非公开发行都会有保障投资人利益的政策,高送转是其中之一。2011 年 4 月,恒星科技宣布 10
股转增 10 股送 1 元。
“这些手段都需要谈判,但都不能公开拿到桌面上。”投行人士表示。
享受了高送转的盛宴,当年中报之后泽熙投资的两期产品退出了恒星科技,而在这一轮定增高送转过程中,恒星科技的股价最高曾达到 35 元。
同样有定向增发和高送转概念的康得新也有泽熙投资的身影。泽熙投资最早出现在 2010 年年报,2011 年不断加码投资,2011 年
中报持有 400 多万股。
2011 年 6 月 10 日,康得新公布 10 股转增 10 股派现金 0.45 元。2011 年 9 月,康得新正式公布了定向增发预案,泽熙投资则迅速
在三季报中消失。
康得新 2010 年四季度股价最低 17 元,到 2011 年年中,复权后股价在 40 元左右。徐翔又一次成功。
徐翔何以如此神奇地踩准步点?
“很简单,上市公司要定向增发,必须说个故事。而有人若要想知道这些故事如何结局,不过是花点成本。”一位券商高管表示。
伴随着定增概念的逐步退潮,徐翔也难以全身而退。永辉超市(601933.SH)三季报显示,泽熙一号持股 1200 余万股。2012 年 9 月,
永辉超市公布了非公开发行预案,永辉超市实际控制人认购了新增发股份,这等于定向增发失败。
泽熙投资内部人士表示,今年很多非公开发行参与者都被套牢,定增和投资之间没有必然联系,公司的主观愿望并不能成为二级市
场投资的依据。
转型稳定增长
徐翔择时准确且作风凶狠,让泽熙的员工深表佩服,称他的择时往往不是加减仓的概念,而是空仓、满仓的极端操作,以证明其看
得准。但徐翔曾经私下对公司员工表示,保证每年稳定增长,没有必要冒险。
目前泽熙投资有 20 多个研究员,徐翔极少实地调研,但是每天要听两三家券商路演。徐翔说,“研究员推荐股票,我也不一定买。”
投资决策对内保密,目前基金经理、研究总监和两个助手组成泽熙投资的决策委员会。因为推荐莱宝高科、康得新、恒星科技有功,
三个研究员被徐翔奖励了宝马汽车。
泽熙投资员工表示,泽熙投资已经和公募基金类似,基本上放弃了趋势性交易为主的投资方法,而是选择大资金行业配置的主流投
资方法,对自上而下的判断和择时非常重视。
“由于过去的交易经验,徐翔摸准了一些市场短线的规律。比如炒作新股,他知道哪一类股票容易被散户关注,他自己就是散户出身,
所以了解散户心态,也愿意去了解这些人的心态,再集中在一些概念上。”熟悉徐翔的公募基金高管表示,“这就像一个赌局,基本
面都是伪命题,能够吸引赌徒到赌局中来的就是好股票。”
这位公募高管判断徐翔依据主要是索罗斯映射理论,徐翔也曾对员工表示能理解索罗斯 50%的理论。
“我非常理解彼得林奇的退休。”徐翔表示自己无法和大师相提并论,也流露了倦意,“说实话,我也不想干,不算研究员券商推荐的
股票,我现在盯 200 家公司,多累啊!有什么好干的。"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!